宁陵县名字的由来
上古时期,宁陵叫“葛”,此名源于一种植物——葛。据《本草纲目》和《河南省志•植物志》载,葛,别名野葛、葛藤和葛条,其拉丁学名为Puerarialobata(willd)Ohwi,系豆科落叶缠绕植物,三出复叶,总状花序,花冠蝶形,花色紫红,荚果线形。葛对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远古人来说,有块根可食用裹腹、块根花序可入药、茎皮纤维可以纺织用来遮羞御寒、种子可以食用等功用。故古人甚感神奇,对葛顶礼膜拜以为图腾,当地人更是以葛为荣,特以“葛”为地名。此为古葛地名之来历。
远古时期,宁陵为葛地,葛天氏部族在此繁衍生息。葛天氏初为部族首领,后袭“三皇”之一伏羲氏名号、帝位,为中原部落联盟共主,故史称“古帝王”。因创制“葛天氏之乐”、“葛天穹庐”和葛布等早期人类文明,葛天氏被尊为中国音乐、舞蹈、诗歌、戏剧、建筑、纺织和养生的人文始祖。
虞舜时,葛天氏后裔伯益,辅佐禹治水有功,禹禅位于伯益,伯益坚辞不就,避于箕山。禹子启即位,是为夏朝。夏启为报伯益让位之德,封其长子若木为徐伯、次子飞廉于葛地为葛伯,夏朝时葛国被商汤所灭,西周时宁陵又为沙随国,后为宋国所灭。战国时,先为著名政治家、军事家信陵君封地,后为其子宁陵君封地,战国末为宁陵城,秦时仍为宁陵城,西汉时为宁陵县。
终审:宁陵李闯
账号+密码登录
手机+密码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